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夏蕙瑛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夏日幽蕙 香远益清——夏蕙瑛其人其画印象

2011-01-28 10:42:06 来源:蕙风美术馆作者:斯舜威
A-A+

  中国人非常痴迷神童。一旦发现天赋超群的儿童,便众星捧月,揠苗助长。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简直是一个神童辈出的时代,在人们的记忆中,留下了多少昙花一现、流星一过的神话?然而,结局却大多是“伤仲永”式的。此非“神童”之过,乃“捧杀”者之过也。

  然而,一旦哪一位“神童”跳出了“伤仲永”式的怪圈,把他过人的智商、悟性和过人的苦功、追求结合起来,必能成就一番过人的大事业。也就是说,仅仅靠先天过人是不够的,后天的努力也必须过人。

  夏蕙瑛就是这样一位先天、后天都非常人所能企及的女画家。她是一位典型的画坛女神童,早在八九岁、十多岁时,就名动天下,不但是新闻媒体热衷追踪的“明星”,而且是一大批书画大师们的“掌上明珠”。刘海粟、王个簃、沈迈士、颜文樑、程十发、李苦禅、李可染、吴作人、朱屺瞻、谢稚柳、陈佩秋等大家都和聪颖可爱的夏蕙瑛成了“忘年交”。这个名单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,如果把夏蕙瑛和他们交往的图片、经历汇编起来,那便是一则则动人的画坛佳话、一部厚厚的艺林裨史。这是夏蕙瑛的幸运。如果夏蕙瑛仅仅满足于同这些书画泰斗们的交往,把这些交往作为炫耀的资本而不思进取,那么,这种交往只能是过眼烟云而已。所幸的是夏蕙瑛从老一辈大师那里耳提面命,念念不忘的是领悟艺术的真谛、人生的哲理,她没有迷失自己,于是,她成功了。在当年的许多“神童”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时候,夏蕙瑛凭借她的作品在强手如林的美术界刮起了一阵阵飓风,让人们耳目一新、为之一振。她用她的作品告诉世人:“神童”的未来不是梦,“神话”是可以延续的……

  坦率地说,我对夏蕙瑛神奇的童年并不太感兴趣,我关注的是她是如何走出“神童”的光环、走出“大树”的浓荫而独立成材的。这对当今无数做着画家梦的书画少年们、对无数渴盼自己的子女成为“画坛神童”的家长们都是极有借鉴意义的。

  在我看来,夏蕙瑛的成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:一是扎实的传统根基。她从小生长在上海,海上画派积淀深厚,她自幼淫浸于斯,获益匪浅。她告诉我,她的童年没有跳橡皮筋、玩蝴蝶结的童趣,只有在博物馆极枯燥地临摹古画的记忆。她的经纪人毛啸巍介绍说,夏蕙瑛从小接受的就是严格而刻板的传统中国书画技巧的训练。这种“童子功”,成了她日后在书画领域施展拳脚的“看家本领”。二是全新的思想观念。她在20岁左右便移居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,在八面来风的“南风窗”呼吸新鲜的艺术空气,求新求变成了她孜孜不倦的追求。三是忘我的艺术追求。传统的中国书画家,往往把书画作为“游于艺”的“余事”,作为一种遣兴抒怀的手段,然而,真正要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,具备别开生面的风采,就必须倾注全身心的心血。夏蕙瑛说,她大量的时间都放到了写生上,她努力做到每一幅画都是独特的、惟一的。有时,为了画一幅荷花,从花苞初绽,一直画到迎风盛开乃至悄然凋零,从中寻觅最扣动心扉的瞬间的艺术感觉,定格为永久的艺术形象。难怪吴冠中看了她的一幅荷花图后赞许地说:这幅画,即使放到我的作品中,也属上乘。这固然是大师对后辈的鼓励,但也说明夏蕙瑛的心血没有白费,她的作品中确实有一种独特的东西,让人感动不已。

  夏蕙瑛曾经在中国画重镇杭州举行个人画展。这个画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、浙江省文化厅、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,可谓嘉宾如云,好评如潮,取得了空前的成功。

  之所以取得成功,我觉得关键还在于作品本身。她的作品具有扎实的传统根底,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薰染。既古典,又现代;既有强烈的个人面目,又有风格的多样性。特别是她的书法,老辣而苍古,很难想像居然出自纤弱的女性之手。以书法入画,使得她的绘画作品线条、构图分外老到。

  正是在那次展览时,因为工作关系,我第一次认识了夏蕙瑛,认识了她的作品。我觉得在夏蕙瑛身上,在她的作品中,有一种让人难忘、值得品味的东西。探究这些东西,不但有利于夏蕙瑛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,而且能给其他艺术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研究课题。

  比如怎样才能使“神童之苗”常青,使早慧的艺术苗子在成年后依然保持常盛不衰的艺术创作势头,从而真正成为艺术的栋梁之材;比如在现代美术教育几乎由学院式培养模式一统天下的情况下,怎样靠自身的努力“突出重围”,独辟蹊径,取得成功。这方面,至今未在美术学院深造的夏蕙瑛可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成的个案;比如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与突破创新的关系问题。夏蕙瑛是靠传统的笔墨训练的“童子功”起家的,而最新创作的作品,现代气息强烈。这两者如何结合,如何突破,是一个当今中国画发展中带有共性的问题;比如画家与艺术市场的关系问题。这些年来,夏蕙瑛一门心思搞创作,创作以外的事情,都委托经纪人和画廊代理。这种做法,在艺术市场成熟的国家,是一种不足为奇的惯例,而国内的不少画家都习惯于亲自操作。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,这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,是势在必行的……。

  不久前,听说夏蕙瑛又要出版新的画册了,说明她又有了新的探索,新的收获。她请我写几句话,我只能谈一点初步感受而已。好在她的作品摆在那里,见仁见智,大家可以用各自的审美标准、评判眼光去获得各自的感受。我相信,她是不会让人们失望的。当然,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,艺术道路是相当漫长的,只有一辈子坚持不懈、一辈子不断突破、一辈子勇攀高峰,才有可能走向辉煌之巅。我相信夏蕙瑛是深知这个道理的,她会一如既往努力下去。我们有理由期待她不断取得成功。

  作者时任美术报总编辑、现任浙江省美术馆副馆长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夏蕙瑛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